今年8月,整个中国公益慈善界尚处在由“郭美美”、“卢美美”引燃的舆论风暴里,几乎没有公众关注8月26日在安徽芜湖举办的,由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“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”发布活动。这一窘境折射出当前政府在如何支持慈善事业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,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:
一是对于慈善事业要重视、重视、再重视,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,重视公益慈善与公民社会建设。当年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,改革开放的成果今天大家都有目共睹.如果哪一天我们中国国家主席到美国去演讲,不再说我们GDP有多高,而说我们自国家主席到普通公民,每人每年会拿出多少时间做志愿服务;如果哪一天中国的市长们,开始象谈论GDP一样谈论这个城市的公益慈善指数、人民幸福指数……。一种新的中国价值,将会催重一个让全世界羡慕的“中国梦”!
二是对社会组织要松绑、松绑再松绑,支持、支持再支持!政府要象20多年前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一样,支持公民社会组织,支持公益慈善机构,给他们宽松的环境。当年取消企业的主管挂靠,赢来了今日中国的经济奇迹;今日若取消NGO的主管挂靠,他日定将再造一个中华社会奇迹、大同世界的文明! 要让民间背景的社会组织,获得与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同样的权利,放宽门槛,取消特权!
三是对公民的慈善行为(无论捐钱捐物捐时间捐服务)、慈善热情,要旗帜鲜明地鼓励、鼓励、再鼓励!政府应该致力于激发国民的爱心,弘扬公益慈善精神,包括志愿者精神,给任何公民的慈心善举以肯定,无论其是高调还是低调、个人直接行为还是通过组织行为!善不扬则恶横行,扬善要旗帜鲜明!
四是对具体公益慈善项目,政府要坚定淡出、淡出再淡出,就像当年从市场淡出一样!政府官员,切忌与民争利,与民民间组织争利,只允许按照程序给钱给支持,且要机会均等,市场公开!对慈善市场,插手越少越好,让这个“市场”充分地自由竞争,自我调济!
五是对公益慈善与非营利领域的监管监测,必须严格、严格再严格!政府对任何慈善活动、慈善行为,必须依法严格监测监管。
只要坚持这几个基本原则,那么政府当前在我国公益慈善与非营利领域就可以大有作为。